当前位置:
上半年聊城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加速回升
时间:2022-07-21 09:34:48
字号:

上半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正确领导下,全市上下坚决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指示要求,聚焦建设“六个新聊城”奋斗目标,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着力实施“十二大攻坚行动”,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、加速回升态势。

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373.37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3.8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4.91亿元,同比增长6%;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6.46亿元,同比增长3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72亿元,同比增长3.1%。

一、农业生产总体平稳,主要产品供应充足。今年以来,全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在全省率先启动“夺夏粮丰收百日攻坚行动”,强化蔬菜供给和畜禽产能调控,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平稳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7.4亿元,同比增长6.4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.1个百分点。夏粮丰收已成定局。蔬菜生产实现“面积、总产、单产”三增,其中,面积102.9万亩,增长0.5%;总产425.6万吨,增长7.5%;单产4136公斤/亩,增长6.9%。畜牧业稳定增长,全市主要畜禽肉蛋奶产量75.98万吨,同比增长16.3%,其中,猪肉产量12.44万吨,增长13.4%;禽蛋产量34.66万吨,增长30.5%。上半年末,生猪存栏164.3万头,其中能繁殖母猪15.47万头。

二、工业生产持续回升,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。着力推进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实施干部助企远航工程,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,工业生产持续回升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比1-5月提高0.4个百分点。从月度增速看,4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1%;5月企稳回升,增长8.9%,比上月加快8.8个百分点;6月保持较快增长,增长8.1%。32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增加值增长,比上月增加2个行业,增长面68.8%。其中,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.8%,食品制造业增长35.8%,医药制造业增长46%,汽车制造业增长9.4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.4%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.9%。前50强企业产值增长15.3%,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6.4个百分点。

制造业实现提质增效。上半年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7.3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6个百分点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.2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.7个百分点,阿胶、光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%、190.4%。

三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,大力推进制造业投资增量提质,全市投资规模不断扩大、结构持续优化。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.7%,比1-5月提高1.6个百分点。其中,6月当月增长18.2%,比上月提高16.7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.1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.7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.6%。分重点领域看,制造业投资增长33.4%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.5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.4%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,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44.8%,比1-5月提高10.2个百分点;“四新”投资增长22.2%,比全部投资高8.5个百分点,占全部投资比重47.5%,比1-5月提高0.4个百分点;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7.7%,占全部投资比重6.1%,比1-5月提高1.3个百分点;民间投资增长9.3%,占全部投资比重58.6%,比1-5月提高1.9个百分点。

四、消费市场加速回升,对外贸易持续改善。面对疫情对消费市场冲击,精准出台汽车、家电等系列促销费政策,居民消费热情提升,市场主体信心增加,消费潜力得到激发,政策效果开始显现。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.39亿元,同比增长1.5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零售额344.36亿元,增长1.5%;乡村零售额69.04亿元,增长1.6%。按消费类型分,商品零售365.27亿元,增长1.6%;餐饮收入48.12亿元,增长0.5%。上半年,限额以上零售额123.08亿元,增长8.1%,比1-5月提高4.4个百分点。其中,4月当月下降4.7%,5月增速由负转正,增长10.7%,6月增速加快至29.6%。大宗消费支撑良好,6月,限额以上汽车和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40.2%和40.5%,环比分别增长52.5%和67.3%。

对外贸易持续改善,上半年,全市进出口总额274.1亿元,同比增长9.5%,比1-5月提高8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197.4亿元,增长26.3%,比1-5月提高8.6个百分点;进口76.7亿元,下降18.6%,降幅比1-5月收窄5.8个百分点。

五、财税金融运行稳健,市场活力持续增强。上半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.2亿元,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11.1%;其中税收收入78亿元,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7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.7亿元,增长2.1%,其中民生支出188.2亿元,占比76%,比去年同期提高0.8个百分点。截至6月末,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11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其中,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3.2亿元,比年初增加80.9亿元。本外币存款余额5398亿元,增长12.1%。

市场活力持续增强。上半年,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.2万户,其中个体工商户新增3.42万户,私营企业新增1.64万户。全社会用电量330.69亿千瓦时,增长2.5%;其中6月当月增长13.0%。工业用电量282.40亿千瓦时,增长0.5%;其中6月当月增长9.2%。

六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.39万人,比去年同期增加0.54万人,增长29.3%。其中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88人。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1.5%。6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.1%,环比下降0.2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.1%,衣着价格上涨0.6%,居住价格上涨2.4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4%,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.3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.3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.8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.6%。

总的看,上半年尤其二季度,受外部环境复杂严峻、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,全市经济持续承压,市委市政府迅即采取一系列措施,抓运行、出政策、建机制、破难题、守底线,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。下一步,全市上下应全力稳运行、稳增长,持续推进政策措施落实落地,聚焦工业运行、扩大投资、消费提振、财税增收等重点,攻坚突破不放松,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,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更加坚实基础。

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