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,位于山东省西大门,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,2023年常住人口585.93万人。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20年11月1日零时,聊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2.85万人,占总人口比重18.96%,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5.25个百分点。2023年以来,随着1963年出生婴儿潮人口达到60岁以上退休潮到来,人口老龄化浪潮将持续加重,养老机构作为养老事业重要组织部分,对于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聊城市统计局充分发挥统计调查优势,选取临清市(七人普60岁及上人口占比18.45%和莘县七人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.0%)两个市县,针对养老机构的运营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,并对收集情况认真梳理和深刻剖析,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一、养老机构运营现状及存在困难、问题
(一)养老机构基本情况
临清市当前正式运行的养老服务机构有12处,床位2592张,其中护理型床位2151张,护理型床位占比83%。莘县在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有11家,其中5家敬老院,民政局下属机构,共收住292人,6家私立养老服务中心,共收住447人。机构数量近几年比较平稳,入住人员有所下滑。敬老院收住的老人皆为农村特困人员,供养费用来自特困老人财政补贴,每人每月979元,专业护理费用由财政按照不同标准补贴,入住老人以失能人员居多。
(二)养老机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
1、养老护理人员短缺及专业服务水平低。调查发现,专业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且流失严重,护理员年龄偏大,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。养老行业工作强度大、待遇相对不高,社会地位低等导致人才流入少。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,部分服务人员技能水平不高,服务内容比较单一;养老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学习机会,无法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;养老护理员工资低、工作强度大导致人员流动性大,难以留住优秀人才。
2、养老机构服务内容满足不了居民养老需求。民办养老服务组织多数小而弱,服务功能单一,缺乏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专业养老服务组织。如临清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全部为100张床位以下小型机构,多数设施老旧,除天佑养老、新华博爱养老以外,服务能力均不高,开展社区养老、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不强。临清市公办机构主要是提供入住服务,专业服务能力、综合服务能力均不强,导致老人入住率不高。
3、医养结合不足,长护险覆盖面低。目前,临清市运营的12家养老机构,只有临清市医院颐养中心可以享受职工长护险,其他均因医养结合条件不足受限,不能开展享受职工长护险政策。另外居民长护险在临清市尚未开展。
4、公立敬老院资金紧张,硬件及配套设施落后。农村特困人员有分散和集中两种供养方式,分散供养的财政仅需提供每月979元的供养费用,集中供养花费项目较多,场所维修、水电、人工、养老用品等,所以资金比较紧张。
5、养老入住老人数量下滑。受经济大环境影响,家庭收入下降,老人养老问题也受影响,能在家庭内解决问题的,就不再额外花钱去机构养老。莘县私立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多是有一定经济能力、家庭成员无看顾时间的老人,收费标准在2000-4000元,调查中发现,2024年莘县精达老年服务中心入住数量较往年有所下滑,今年居住老人90人,冬天到该机构取暖过冬人数较往年减少,影响了机构的运营。
6、私立养老机构资金短缺、运营成本高、盈利利润低。私立养老机构前期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,包括房屋建设、设施设备购置等。同时,在运营过程中人力成本、物资采购、维护保养等费用持续攀升。例如,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成本高,且为保证服务质量需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,各种消防设施设备、特种设备需委托专业第三方公司来维保。如莘县健民养老院地理位置偏僻,天然气等无法送达,自行安装供暖设备价格昂贵,运行成本高等,这都增加了运营成本。
三、几点建议
(一)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级分类开展养老护理、服务和管理人员精准培训。继续落实省市级培训工作,重点培训全市养老护理员、养老服务管理人员、老年人及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员。
(二)继续督促养老服务设施规范运行。进一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,持续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,重点整治安全隐患问题,做好整治、清零工作;继续督导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行。
(三)加大医养结合力度,推进医养深度融合。建立卫建、民政、医保、发改、人社、行政审批等有关部门协作机制,探索解决医养“两张皮”问题,真正让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在养老院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及医保政策。
(四)创造良好营商环境。积极引进外地具有综合养老服务能力的优质养老服务组织入驻县城,开展机构、社区、居家养老服务,提升我市综合养老服务能力。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